400-8787-016

只有社保,生病了能报多少钱?

2025-03-18 11:25:09

社保,传说中“五险一金”中的“五险”,上班族们每个月都要按时交纳,但身强体健的年轻人很少感受到它的存在。你知道,生病了,医保能报多少钱吗?

医保报销,先看“两定点三目录”


要清楚的是,医保不是什么都能报。

医保的使用,有着严格的执行标准。
1

首先,生病了要去医疗定点机构进行治疗

“两定点”包括定点药店和定点医院,去私立诊所和海外就医这种是不行的,这类花费,就只能纯自费了。
1

其次,去了定点机构,也不是所有花费都能报销,还要符合“三目录”

“三目录”包括:

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(中药、西药各种药)
诊疗项目目录(检查费、手术费们)
医疗服务设施目录(床位费之类)
其中每个目录又细分为甲、乙、丙不同细分目录
甲类是100%报销,乙类是部分报销,丙类是纯自费

以基本医疗药品目录为例:
1、甲类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须的,使用广泛,疗效好,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。由国家统一制定的,各地市不允许调整;
2、乙类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的,疗效好,同类药品中价格比甲类要高;非100%报销,乙类药品是由国家制定,各地市可以适当调整;
3、丙类药品不是临床治疗必须的,一般是一些保健品之类的;价格最高,100%自费。

你的医保能报多少钱?


医保究竟能报多少钱?
以北京医保为例:
住院年起付线1300元,大病统筹封顶线最高30万元,看起来挺多,但是在实际治疗中,1800-30万费用里会有很多乙、丙类药品和治疗项需要自付和自费,医保能够全部报销的甲类药仅2600种,仅占国内19万种的药品数量的1.4%!
此刻推出隔壁老五同学举个栗子,因世界杯期间连续彻夜啤酒毛豆小龙虾,不幸感染急性肠胃炎,花费5500元。老五同学的报销之路是这样的:
1. 掐头去尾
扣除起付线以下的金额和封顶线以上的金额
假设起付线为1300元,封顶线为5000元,5500元的医疗费用有1800元不能报,还剩3700元。
2. 剔除自付部分
以上文提到的药品目录为例,如果老王使用了1000元的乙类药品,报销比例为50%,那老五需要自付500元,可报销费用还剩3200元。
3. 剔除自费部分
还以上文提到的药品目录为例,如果老王使用了500元的丙类药品,需要完全自费,可报销费用还有2700元。
走完这一波,老五同学医疗费用5500元,可报销2700元,需要实际支付2800元这是个简单的肠胃炎住院病历,如果换成骨髓移植、脑中风、恶性肿瘤这类重大疾病,需要个人支付的费用会更高。

医保非万能,但没有医保万万不能


按照上面的推演,医保并不能帮我们覆盖所有的医疗的支出,但是如果没有医保,我们的医疗负担显然是更重的。
这就像曾经的中国男篮,有了姚明不是万能的,但没有姚明是万万不能的。
其实,医保算是一种国家性质的普惠性、互助性的福利。它在某些方面有着普通商业保险无法比拟的优势。
1、可带病投保
即便你目前生病了,再交医保,医保也可以报销。而自负盈亏的商业保险公司是不敢轻易接受带病体投保的,一不留神就亏个底儿掉。
2、保证续保
医保是保证续保的,无论你是否生病,生了什么病,第二年都是可以保证续保的。
3、长期有效
医疗保险缴费满足一定的累计年限要求后,在退休之后可以终身继续享受医疗报销。(各地要求不同)

尾声


面包和燕窝,同属食物,但口感和营养价值都不同。
在温饱线挣扎的人没时间去思考燕窝的价值,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还在温饱线,同一个人也不会永远在温饱线挣扎。追求更好是我们的天性,对医疗需求的无止境追求也是必然。
医疗水平的提升,一边是更高的治愈率和更有尊严的医疗服务,另一边是更多社保范围内无法报销的新项目。这就是医保的局限性。
作为大锅饭,它保证我们享有基础的医疗保障,但满足不了更多治疗方案和药品的需求。我国所有的公立医院是自负盈亏的,有限的医疗资源和报销额度,被逐渐老龄化的人群不断挑战着,有病了,能治,但怎么治,很大程度上要听医保的。
所以,医保的出发点是好的(广覆盖),但它很难兼顾所有人,做到对所有人都友好。
尤其是老年人、慢性病人,人均医疗保险限额,在他们身上是不够用的。无奈的是我们都会变成老年人,都可能会面临医保限额不能满足自己需求的尴尬。到了那个时候,你想听医保的,还想听自己的?
听过这么一句话:每个时代最好的医疗水平,永远不是大众能消费的起的。
但每个人,都有追求更好的医疗服务的权利的愿望,所以,要么自己存很多很多的钱,要么付出一定的成本,让保险公司在关键时刻帮我们出很多很多的钱。